在1970年的一个寒冷冬季,年仅22岁的铁道兵郑臣旺在四川的成昆铁路上英勇牺牲,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永远的英雄。五十三年后,郑臣旺的家人终于找到了他的长眠之地——盐边县烈士陵园。为了寻找父亲的遗骨,郑臣旺的儿子郑晓来和弟弟郑大臣跋涉两千多公里,踏上了这条充满亲情与怀念的寻亲之路。
提到铁道兵,许多人会认为他们只是修建铁路的普通工人,但实际上,铁道兵的使命远不止此。他们用青春与生命为祖国铺就了遍布大地的铁道网,而成昆铁路正是铁道兵精神的真实写照。修建这条铁路时,四川的地理环境极为险峻,隧道深邃漆黑,施工环境如同与自然抗争。郑臣旺正是在这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奉献精神。
1969年,年轻的郑臣旺从广东饶平县的小村庄出发,加入铁道兵。他与战友们一起,深入成昆铁路的建设工地。在那段时光里,地震、山崩、塌方等灾难接连而来,然而郑臣旺依然坚守在隧道里,毫不畏惧。然而,命运的无情却在一次抢险中降临。在一次险情处理中,郑臣旺冒着巨大的危险冲入崩塌的隧道去营救被困的战友,然而突如其来的塌方让他永远留在了这片热土上,年仅22岁的生命就此熄灭。
展开剩余74%在那时,信息传递极为困难,郑家并未得到儿子最终牺牲的具体消息。郑臣旺的牺牲,给郑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尤其是母亲几乎承受不住这个打击,痛哭昏厥。而郑家父亲早早外出工作,错过了得知儿子牺牲的时机。尽管政府确认了郑臣旺牺牲的消息,但墓地的位置一直是个谜,直至五十三年后才终于解开。
郑大臣,这个一直在寻找哥哥的墓地的男人,承载着未了的心愿。年复一年,他拖着沉重的步伐,穿越各地,苦苦寻找,然而在那个信息封闭的年代,他的努力几乎没有任何线索。时间如流水,岁月的流逝并未让他放弃心中的追寻。直到有一天,郑晓来在网上偶然看到铁道兵的相关资料,他被启发,决定继续帮父亲完成这段未竟的寻找之旅。
经过不懈的努力,郑晓来最终在中华英烈网上找到了一丝线索,通过攀枝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确认了郑臣旺的墓地就位于四川盐边县的烈士陵园。这个曾经让全家人心头沉重的谜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2023年5月,郑晓来和郑大臣父子带着五十三年的期盼,踏上了长途跋涉的旅程,来到了盐边县烈士陵园。一路上,郑晓来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祭扫之旅,更是五十多年亲情的延续和心灵的回归。当他们站在哥哥郑臣旺的墓前时,郑大臣眼泪不禁涌出,他低声对哥哥说:“大哥,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能给你祭拜了。”五十多年的思念,在这一刻汇聚成了无尽的情感。虽然岁月已经流逝,但那份亲情从未改变。
在陵园内,工作人员带领父子俩进行了祭扫,并讲述了郑臣旺在成昆铁路建设过程中英勇奋斗的事迹。他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是为了国家的未来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陵园的工作人员还向郑家承诺,会继续管理好这个烈士陵园,成为寄托亲情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站在哥哥的墓碑前,郑大臣默默回忆起小时候与哥哥在一起的时光。当年,哥哥郑臣旺离别时给了他5分钱、一条自制的腰带和一支笔,叮嘱他要好好读书,然而再也没能见到他。那时的记忆如同烙印,永远无法忘却。五十多年后,这一切终于得到了圆满的交代。
然而,郑家父子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尽管他们找到了郑臣旺的墓地,但他们依然希望能帮助其他铁道兵英烈的家属找到他们亲人的安息之地。祭扫结束后,郑晓来和父亲在墓前默默坐了一会,回忆起那些曾经的风雨岁月,心中涌现出无尽的感慨。
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祭扫,更是对那个时代英勇精神的敬意。郑臣旺,这个曾被历史尘封的名字,如今终于在五十多年后,在英雄的天空下再次闪耀。
发布于:天津市盛达优配官网-配资炒股入门-配资公司官网-炒股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